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崔自默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问学四境界

2016-04-06 11:20:25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崔自默
A-A+

  “稻粮谋”、“名利谋”、“修身谋”、“济世谋”,这大致是问学的四个境界。

  《中庸》有谓:“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,致广大而尽精微,极高明而道中庸。温故而知新,敦厚以崇礼。”“问学”与“学问”,应该有所区别。学问是学问,“问学”则是探讨如何做学问。

  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”,《中庸》提出的这“五之”,指出问学一般应该经过的循序渐进这一过程。

  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里说:“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:‘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’。此第一境也。‘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’此第二境也。‘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’。此第三境也。”这三“境界”,词语分别取自宋词人晏殊的《鹊踏枝》、柳永的《蝶恋花》、辛弃疾的《清玉案·元夕》,情致虽有所区分,但没有高低前后的差别。

  “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,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。及至后来,亲见知识,有个人处,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。而今得个休歇处,依前见山只是山,见水只是水。”(普济《五灯会元》)吉州青原惟信禅师“山是山,水是水”、“山不是山,水不是水”、“山只是山,水只是水”的三个说法,是认识的不断上升环节,可以说是境界修为的次第过程。此间,“我”起着关键作用;“有我”在,则山不是山、水不是水;“无我”在,山只是山、水只是水。——因为绝对的“有我”或“无我”是做不到的,所以山与水永远在是与不是的判断之间。

  书只是书,尽信书不如无书,读书明理之后,学以致用才是关键,所以孔夫子指出:“可与共学,未可与适道;可与适道,未可与立;可与立,未可与权。”(《论语·子罕》)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由知而行、由才而德、由小而大,见出了问学的基本规律。

  完成教育学习的最初阶段之后,人走向社会,开始是为稻粮谋;基本生活条件具备之后,于是有所炫耀、欲求,为名利谋;物质条件充裕之后,转而思考幸福本身,注重生存质量、生命实际,能为修身谋;最后,精神升华,开始舍弃个人一己之私,寻求道德寄托、无私境界,于是为济世谋。

  “稻粮谋”、“名利谋”、“修身谋”、“济世谋”,这问学四境界,虽然明显沿着传统儒家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(《孟子·尽心上》)的思路,但与道家与释家的思想异曲同工,毕竟,立德、立功、立言以求不朽,是人类共同的理想。

  “勤奋;智慧;幸福;奉献”——这则校训中的四个词,与问学四境界精神一致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崔自默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